農產品配送壽光菜博會絲瓜長3米,蔬菜工廠、激光補光同臺競技,科技成新寵

巨人南瓜
壽光位于山東半島,號稱中國的蔬菜之鄉(xiāng),是冬季溫室大棚蔬菜的發(fā)祥地,每年蔬菜科技博覽會定期在4月20日-5月30日舉行,今年以“綠色、科技、未來”為主題,光是無土栽培方式就有80多種,管道栽培、巖棉栽培、水培和霧培等。

壽光菜博會
我的好友王志強從西安驅車兩千多公里初到菜博會一顆大南瓜就深深吸引了他,重量足有上百斤,五個人都抬不動,連接南瓜的藤條有成人的小臂般粗細,南瓜的名字叫“巨人南瓜”,上百斤的個頭價格自然昂貴,光是一顆種子就賣到了300元,這讓圍著的游客一臉詫異。
看看這南瓜個頭
進入了菜博會王志強說就像劉姥姥進入大觀園,從來沒有見過的名優(yōu)稀特品種,菜博會少不了蔬菜的身影,3米長的“特長絲瓜”,產果6000多斤的番茄樹,這里的茄子色澤如玉,與咱們普通的茄子相比較皮更薄,肉質更細膩,容易咀嚼有種像吃肉的感覺,魚在水里游菜在上面長不但美化周圍環(huán)境,還能改善室內空氣質量,近距離觀看讓游客感受循環(huán)農業(yè)的奧秘。
菜博會白色的茄子
長期從事農業(yè)的王志強被一排排整齊的苗床吸引,苗床通過電腦的指令緩慢地移動,由高速精量播種流水線、補苗移栽機和扦插流水線等組成,聽工作人員介紹這個系統(tǒng)最大的亮點就是節(jié)省人力,能提高工作效率4-5倍,這種機器個頭不大,卻能對水肥進行精準控制,在苗床的側面安裝了一套植物補光系統(tǒng),區(qū)別于傳統(tǒng)懸掛的植物補光燈,這是激光植物補光燈采用側面照射苗的生長點,一套能夠覆蓋2畝地,一個月耗電僅需10度電。
激光植物補光燈已在各種大棚中應用
這次菜博會最大的亮點就是“無土生金”,不同作物采用不同配比的營養(yǎng)液或者基質,不用土能徹底杜絕作物的連作障礙問題,王志強在這里看到了好多作物長上天,有飛天的紅薯、空中栽培的草莓等,通過管道將營養(yǎng)液送到植物的根部,蔬菜的生長周期要比土壤中短很多,單位面積的產量至少提高5倍。對于種植的朋友,基質栽培并不陌生,椰糠是一種天然的有機質介質,保水性好,透氣性好,能重復利用。尤其像單價比較高的草莓使用效益非常高。
無土栽培的立體種植
隨著5G的普及,今年的菜博會采用了全新技術5G+4K+VR進行了實時直播,如果你認為只是這樣就太簡單了,棚內的一款機器人能對棚內的蔬菜進行育苗、澆水、追肥和采摘,棚內的機器人會隨著軌道行走,會根據水果的顏色進行識別,成熟的果蔬就會被運出大棚,5G信號會將室內的光照、溫濕度等各類生產信息投送到后臺大屏幕上。
5G無人化機器人
是不是現在的農業(yè)科技很神奇,王志強這次看到了很多新技術,真是不虛此行,光栽培的造型有螺旋式管道栽培,傳動式立體栽培,一道道立體栽培墻,魚菜共生、生態(tài)殺菌驅蟲、雨水處理和回收利用等多項技術,將這些生態(tài)建筑搬進自家的庭院,足不出戶就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享受到隨手采摘瓜果蔬菜的樂趣。
立體化栽培